透水性混凝土廠家施工技術
2022-07-08 來自: 壽光市潤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(shù):379
透水性混凝土廠家施工技術海綿城市的概念現(xiàn)在已經深入人心,是我國力推以解決城市雨洪管理難題的新建設模式。而透水混凝土廠家則是實現(xiàn)海綿城市不可或缺的材料,透水混凝土首先由歐美、日本等針對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,開發(fā)使用的一種能讓雨水流入地下,有效補充地下水;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類化合物等對環(huán)境污染的危害;同時,是保護自然、維護生態(tài)平衡、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優(yōu)良的鋪裝材料;其有利于人類生存環(huán)境的良性發(fā)展及城市雨水管理與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,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。中新(天津)生態(tài)城15-20%路面為透水路面,所有慢行系統(tǒng)及停車位均采用透水鋪裝,在2016年夏季大雨有效起到了排水、避免內澇的效果。
1.透水混凝土對原材料的要求
水泥:一般選用42.5級以上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,為了提高其強度,可摻入少量高活性混合材料,如硅灰等。
骨料:骨料的級配是決定其強度和透水性的重要指標,為了保證強度及良好的透水性能,粗骨料需通常采用粒徑較小的單一粒級,如4.75-9.5mm。此外,對骨料自身強度、顆粒形狀(針、片狀含量)及含泥量等也有相應要求,此處不再贅述。
外加劑:包括減水劑和增強劑,兩者的作用是在保持稠度或干濕度的前提下,提高顆粒間的粘結強度,進而提高透水性混凝土的整體力學性能和耐磨性能。
拌和水:采用一般潔凈的飲用水即可。
2.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
目前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還沒有成熟的計算方法,根據(jù)透水性混凝土理想模型的結構特點,可以認為透水性混凝土的外觀體積由骨料堆積而成,混凝土所需的水泥漿以能夠包裹粗骨料表面,形成厚度的膠結層和在骨料之間形成連通的孔隙為宜。首先根據(jù)設計要求確定選用的材料,并測試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,再確定單位體積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,然后根據(jù)骨料的表觀密度和設計要求的孔隙率確定膠結材料用量,再根據(jù)成型工藝的要求確定用水量。通常透水性混凝土的水灰比介于0.25~0.40之間,水泥用量在250kg/m3-350kg/m3 范圍內。
3.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層的要求
3.1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厚度:根據(jù)路面功能來確定厚度。對人行道,自行車道等輕荷重地面,建議厚度應大于80mm;對停車場、廣場等中荷重地面,建議厚度應大于100mm;重型車道建議厚度應大于180mm,如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,往往分為二層施工,即表層為彩色透水混凝土層,厚度一般不低于30mm,下層為素色透水混凝土墊層。
3.2為確保路體結構層具有足夠的整體強度和透水性,表面層下需有透水基層和較好保水性的墊層?;鶎右螅涸谒赝翆雍粚崒由?,配用的基層材料,應有適當?shù)膹姸韧?,須有較好的透水性,采用級配砂礫或級配碎石等。采用級配碎石時,碎石的Z大粒徑應小于0.7倍的基層厚度,且不超過50mm。墊層一般采用碎石,粒徑小于10mm,并鋪有厚度、鋪設需均勻平整。
3.3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層橫坡度宜為1%~2%,面層橫坡度應與基層橫坡度相同。
3.4全透水結構的人行道基層可采用級配砂礫、級配碎石及級配礫石基層,基層厚度不應小于150mm。全透水結構的其他道路級配砂礫、級配碎石及級配礫石基層上應增設多孔隙穩(wěn)定碎石基層。(多孔隙水泥穩(wěn)定碎石基層不應小于200mm;級配砂礫、級配碎石及級配礫石基層不應小于150mm)
3.5半透水結構水泥混凝土基層的抗壓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,厚度不應小于150mm;級配砂礫、級配碎石及級配礫石基層不應小于150mm。
4.排水系統(tǒng)設計
4.1全透水結構設計時應考慮路面下排水,路面下的排水可設排水盲溝,排水盲溝應與道路設計時的市政排水系統(tǒng)相連,雨水口號基層、面層結合處應設置成透水形式,得于基層過量水分向雨水口匯集,雨水口周圍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不透水土工布于路基表面。
4.2設計排水系統(tǒng)時可利用市政排水溝或雨水口,透水混凝土可直接鋪設至市政排水溝或雨水口中,面積較大的廣場宜設置排水盲溝。
5.伸縮縫的設置
5.1透水混凝土面層應設計縱向和橫向接縫??v向接縫的間距應按路面寬度在3.0m~4.5m范圍內確定,橫向接縫的間距宜為4.0m~6.0m;廣場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,面層板的長寬比不宜超過1.3。當基層有結構縫時,面層縮縫應與基相應結構縫位置一致。
5.2當透水混凝土面層施工長度超過30m,應設置脹縫。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與側溝、建筑物、雨水口中、鋪面的砌塊、瀝青鋪面等其他構造物連接處,應設置脹縫。
5.3透水混凝土一般采用后切割的施工方法,這樣切出的伸縮縫,整齊漂亮。我們建議使用無齒鋸切割,具體切割時間應視厚度、天氣情況而定,一般為攤鋪完成后3-7天內切割(夏季高溫季節(jié)24小時后就切割)。
6.透水混凝土的施工
6.1一般規(guī)定
(1)施工前應查勘施工現(xiàn)場,復核地下隱蔽設施的位置和標高,根據(jù)設計文件及施工條件,確定施工方案,編制施工組織設計。
(2)施工前應解決水電供應、交通道路、攪拌和堆放場地、工棚和倉庫、消防等設施。施工現(xiàn)場應配備防雨、防潮的材料堆放場地,材料應分別按標識堆放,裝卸和搬運時不得隨意拋擲。
(3)面層施工前應按規(guī)定對基層、排水系統(tǒng)進行檢查驗收,符合要求后方能進行面層施工。
(4)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前,應對基層作清潔處理,處理后的基層表面應粗糙、清潔、無積水,并應保持濕潤狀態(tài)。
(5)施工現(xiàn)場應配備施工所需的輔助設備、輔助材料、施工工具,并應采取防護設施。
6.2攪拌和運輸
(1)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強制性攪拌機進行攪拌,攪拌機的容量應根據(jù)工程量、施工進度、施工順序和運輸工具等參數(shù)選擇。新拌混凝土出機至作業(yè)面運輸時間不宜超過30min。
(2)進入攪拌機的原材料計量準確,并應符合下列要求:
1)袋裝水泥應抽查袋重的準確性;
2)每臺班拌制前應測定集料的含水率,并應根據(jù)集料的含水率,調整透水水泥混凝土配比中的用水量,由施工現(xiàn)場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;
3)透水水泥混凝土原材料(按質量計)的允許誤差,不應超過下列規(guī)定:
水泥:土1%;增強料:土1%;集料:士2%;水:+1%; 外加劑:士1%。
(3)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拌制宜先將集料和50%用水量加入攪拌機拌合30s,再加人水泥、增強料、外加劑拌合40s,Z后加入剩余用水量拌合50s以上。
(4)當透水混凝土面層采用雙色組合層設計時,應采用不同攪拌機分別攪拌不同色彩的混凝土。
(5)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運輸時應防止離析,并應注意保持拌合物的濕度,必要時應采取遮蓋等措施。
(6)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后,運至施工地點進行攤鋪、壓實直至澆筑完畢的允許Z長時間,可由實驗室根據(jù)水泥初凝時間及施工氣溫確定,并應符合表1的規(guī)定。
6.3透水混凝土鋪筑
(1)普通透水混凝土面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模板的制作與立模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)模板應選用質地堅實、變形小、剛度大的材料,模板的高度應與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致;
2)立模的平面位置與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,模板與混凝土接觸的表面應涂隔離劑。
3)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攤鋪前,應對模板的高度、支撐穩(wěn)定情況等進行檢查。
(2)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攤鋪應均勻,平整度與排水坡度應符合要求,攤鋪厚度應考慮松鋪系數(shù),其松鋪系數(shù)宜為1.1。
(3)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平整壓實機,或采用低頻平板振動器振動和專用滾壓工具滾壓。壓實時應輔以人工補料及找平,人工找平時施工人員應穿上減壓鞋進行操作。
(4)透水水泥混凝土壓實后,宜使用抹平機或人工對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進行收面,必要時應配合人工拍實、整平。整平時保持模板頂面整潔,接縫處板面應平整。
(5)模板的拆除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)拆模時間應根據(jù)氣溫和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。
2)拆模不得損壞混凝土路面的邊角,應保持透水水泥混凝土塊體完好。
(6)當采用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雙色組合層施工時,上面層應在下面層初凝前進行鋪筑。
6.4接縫施工
路面縮縫切割深度宜為(l/2~1/3) 路面厚度;路面脹縫應與路面厚度相同。施工中施工縫可代替縮縫。
6.5養(yǎng)護
(1)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畢后,宜采用塑料薄膜覆蓋等方法養(yǎng)護。養(yǎng)護時間應根據(jù)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。
(2) 養(yǎng)護期間透水混凝土面層不得通車,并應保證覆蓋材料的完整。
(3)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未達到設計強度前不得投入使用。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強度,應以透水水泥混凝土試塊強度為依據(jù)。
6.6涂覆透明封閉劑:
待表面混凝土成型干燥后在3天左右,涂刷封閉劑,增強耐久性和美觀性。防止透水混凝土孔隙受污而堵塞孔隙。
6.7季節(jié)性施工
(1) 施工中應根據(jù)工程所在地的氣候環(huán)境,確定冬季、夏季和雨季的起止時間。
(2) 雨季施工應加強與氣象部門聯(lián)系,及時掌握氣象條件變化,并應做好防范準備。
(3) 雨季施工應充分利用地形與現(xiàn)有排水設施,做好防雨及排水工作。
(4)雨天不宜進行基層施工,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不應在雨天澆筑。
(5) 雨后攤鋪基層時,應先對路基狀況進行檢查,符合要求后方可攤鋪。
(6) 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(xù)5天低于5°C時,透水混凝土路面不得施工。
(7)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夏季施工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)混凝土拌合物澆筑中應盡量縮短運輸、攤鋪、壓實等工序時間,收面后應及時覆蓋、灑水養(yǎng)護;
2)攪拌站應設有遮陽棚;模板和基層表面,在澆筑混凝土前應灑水濕潤;
3)當遇陣雨時,應暫停施工并應及時采用塑料薄膜對已澆筑混凝土面進行覆蓋。
(8) 當室外Z高氣溫達到32°C及以上時,不宜施工。
7.注意事項
(1)施工現(xiàn)場須專人負責物料的配比。
(2)嚴格控制水灰比,即控制水的加入量,水在攪拌中分2-3次加入,不允許一次性加入,至骨料發(fā)亮應立即停止加水。
(3)為使物料攪拌均勻,適當延長機械攪拌時間,但不宜過長。
(4)運輸
透水混凝土屬干性混凝土料,其初凝快,一般根據(jù)氣候條件控制混合物的運輸時間,運輸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,運輸過程中不要停留,手推車平穩(wěn)。
(5)攤鋪、澆筑成型:
透水混凝土屬干性混凝土料,其初凝快,攤鋪及時。對于人行道面,大面積施工采用分塊隔倉方式進行攤鋪物料,其松鋪系數(shù)為1.1。將混合物均勻攤鋪在工作面上,用括尺找準平整度和控制的泛水度,然后用平板振動器(厚度厚的用平板振動器)或人工搗實。搗實不宜采用高頻振動器。Z后抹子拍平,抹合不能有明水。
(6)平板振動器振動時間不能過長,防止過于密實,可出現(xiàn)離析現(xiàn)象。
(7)攤鋪時盡量快和正確。
(8)因透水混凝土其孔隙率大,水分揮發(fā)快,當天氣溫高于35℃時,施工時間應宜避開中午,適合在早晚進行施工。
(9):
透水混凝土與水泥混凝土屬性類似,因此鋪攤結束后,經檢驗標高、平整度均達到要求后。當氣溫較高時,為減少水分的蒸發(fā),宜立即覆蓋塑料薄膜,以保持水分。也可采用灑水,所有期不得少于7d,使其在養(yǎng)護期內強度逐漸地提高。
灑水,透水混凝土在澆筑后1天開始灑水養(yǎng)護,高溫時在8小時后開始養(yǎng)護,但淋水時不宜用壓力水直接沖淋混凝土表面,應直接從上往下淋水。透水混凝土濕養(yǎng)時間不少于3天。
時間應根據(jù)施工溫度而定,一般期為14—21天,高溫時不少于14天,低溫時不少于21天,5℃以下施工,期不少于28天。
8.結語
實現(xiàn)透水混凝土的預期效果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質量控制必不可少,透水混凝土本身也是個系統(tǒng)工程,從原材料的技術要求、配合比的設計、路面面層基層的要求、生產與施工、養(yǎng)護等全過程嚴格控制,是保障效果、實現(xiàn)海綿城市的關鍵